2018年以來,為打好深度貧困脫貧攻堅戰,福貢縣紀檢監察機關把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作為重中之重,堅持不停步、不松勁、再出發,劍指“蠅貪蟻腐”和作風問題,以精準執紀助力精準扶貧。
以上率下主動擔責 高位推進責任落實
“要以楊林忠案件為鏡鑒,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,嚴肅查處‘小官大貪’、侵占挪用、克扣強占、欺壓百姓等問題,以實實在在的反腐成果贏得民心。”在縣委十二屆六次全會上,縣委書記對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再次作出強調。
根據中央、省、州關于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部署要求,該縣結合實際制定了《福貢縣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十大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》,由縣委主要領導擔任組長,下設10個由縣委常委任組長的專項工作組,明確目標任務、方法步驟和工作要求,進一步壓實鄉(鎮)黨政一把手的第一責任及班子成員的分管責任、扶貧部門的牽頭抓總責任、職能部門的主管責任和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責任,形成橫向到邊、縱向到底的責任落實機制。
此外,同步建立扶貧領域問題線索排查聯席會議機制,把扶貧領域21個責任部門列為問題線索排查責任單位,強化自查自糾和交叉檢查,排查出扶貧領域問題111個,督促立行立改100個,發送督辦函10份,移送問題線索1條。切實發揮行業部門監管作用,形成專項治理工作合力。
堅持以問題為導向 執紀監督精準發力
“這2800多塊錢歸還給我是我想都想不到的,我以為這筆錢早就發完了,感謝黨,感謝紀委對我們的關心!”扶貧安居房建設被截留的建房補助金“失而復得”,讓子里甲村民坡加奪激動萬分。
問題就是導向,民心就是政治。開展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中,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主動出擊查找線索,注重加強與財政、審計、民政、扶貧、組織、“兩辦”督查部門的溝通聯系,到農戶家,到項目建設點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。年內,開展工作紀律督查4次,脫貧攻堅政策落實情況抽查12次,重點工作專項督查7次,走訪168戶貧困戶,發現問題65個,對無故缺崗的單位和28名干部進行了全縣通報,對1名干部進行了問責。
為有效解決扶貧領域“最后一公里”的監督難題,選聘57名村第一書記或駐村工作隊員組建脫貧攻堅廉政監督員隊伍,實現村級監督全覆蓋,要求廉政監督員一周一入戶、一月一督促,強化對鄉村干部的監督,及時將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線索移交縣紀委監委快查快處。用好脫貧攻堅監督執紀問責“五級聯動”平臺,受理脫貧攻堅群眾訴求1068件,辦結率為100%,當好群眾利益訴求“收集員”,及時解決、回應群眾關切。建設完成“福貢12388”電話檢舉舉報平臺和網絡平臺,11個派駐紀檢組、7個鄉(鎮)紀委完成“114號碼百事通”登記,拓寬群眾監督檢舉渠道。同時,全面啟動“清卡行動”,對財政發放給農戶的34項補貼、補助款項進行全面清理,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。
充分發揮巡察利劍作用。把脫貧攻堅任務推進情況作為巡察的重要內容,首次開展扶貧領域專項巡察和對村級組織的巡察,圍繞2016年以來教育扶貧項目實施、教育扶貧資金使用、教育扶貧政策落實情況進行下延至村的巡察,發現問題21個。縣委根據巡察成果,調整被巡察黨組部分班子成員,形成震懾、推動標本兼治。
注重突出監督重點 從嚴從實執紀問責
“要加強督查問責,對不嚴不實、弄虛作假的嚴肅問責。要加強扶貧資金管理使用,對挪用乃至貪污扶貧款項的行為必須堅決糾正、嚴肅處理。”這既是黨中央的要求,也是福貢縣紀檢監察機關開展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對標線。
作風建設攸關脫貧攻堅成敗。該縣在抓干部作風建設中,始終把紀律挺在前面,年內嚴肅查處了部分鄉(鎮)長履行脫貧攻堅責任不力、作風不嚴不實,造成扶貧對象不精準,扶貧成效不明顯,扶貧資金受損失問題,被降為副科級1人,調整為正科級副職2人,并啟動“一案雙查”,追究縣級部門審核把關不嚴、工作失職失責領導責任。堅決遏制工作作風不實、資金管理不規范的行為。
靶向發力,直擊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。年內,受理扶貧領域信訪舉報17件,同比上年增長42%,處置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線索54條,占年度問題線索處置數的90%,立案查處19件22人,占年度處分總人數的81%。嚴肅查處了子里甲鄉俄科羅村“兩委”班子5人嚴重違紀違法案,通報7起扶貧領域典型案例,釋放正風反腐力度決不減弱、節奏決不放緩的強烈信號,為心存僥幸,仍想向扶貧資金款物“伸黑手”“動奶酪”的基層干部敲響警鐘。
扎實推進以案促改。堅持“一案一剖析”,強化對行業案件共性問題的分析總結。督促行業扶貧部門自查出廉政風險點162個,及時完善防控機制,堵塞漏洞。制定《福貢縣黨務、政務、財務公開公示制度》,為村“兩委”開展公開公示工作提供制度遵循。通過福貢縣紀檢監察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發布審查調查和處分信息22條,向全縣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發放警示教育讀本1280本,組織縣、鄉、村三級干部職工觀看段躍慶、侯新華、楊林忠等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,力求達到查處一案、警示一片的效果。(李京)